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丨在南疆热土“画”出创业路
天山网-新疆日报记者 马蓓
秋日的暖阳照进南疆丝路众创园,艾克利亚·吐逊的刻刀正划过树叶。工作室里,3D打印机轻响着吐出“黑神话钟馗”模型,画架上的墙绘手稿中,艾德莱斯纹样与动漫人物悄然交融。在这个堆满颜料桶的空间,3个年轻人把艺术梦种进了现实。
2020年从苏州百年职业学院国际金融专业毕业时,艾克利亚的简历写满跨界印记:房地产楼盘间奔波的销售、农田里学滴灌的技术员、信贷公司算账的助理……但每个加班的夜晚,抽屉里的素描本总被翻得卷边。
“在房产公司时,帮客户设计背景墙被夸有灵气,那是我第一次觉得,画笔比计算器更贴近心跳。”艾克利亚说。
2024年春节返乡,艾克利亚在阿克苏老城巷口遇见两个同频的伙伴:阿布拉江·阿布都米吉提喜欢捣鼓3D建模,木扎帕尔·吐尔洪整天背着画架去街头画速写。3个人挤在艾克利亚家的小院里,用捡来的木板做画框,在废纸箱上试水彩颜料,“我们想画的不是挂在画廊里的画,而是能走进老百姓家里的艺术。”
工作室成立之初,没钱租店面是最大的困难。艾克利亚跑遍了市区,看到写字楼动辄几千元的租金就直摇头,直到在阿克苏地区政务服务中心看到“南疆丝路众创园”的入驻公告,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递交了材料。“记得第一次走进创业基地,看到宽敞的共享会议室和免费的办公桌椅,我们就把3D打印机搬了过来。”艾克利亚说。
政策的暖意来得实在,3年免房租水电费,园区代办营业执照,连刻章费都省了。最难忘的是叶片雕刻无人问津时,园区自媒体账号主动拍了条视频。镜头里,艾克利亚在葡萄叶上雕刻出阿克苏地标,电脑屏幕跳动着五彩棉桃的3D模型数据,“视频发出第二天,就有客户打电话定制树叶书签。”
“刚开始接不到墙绘的单子,我们就去小区楼道画公益墙绘。”艾克利亚指着工作室墙上的照片说,那是他们第一次接商业墙绘的场景:在一家奶茶店的外墙上,木扎帕尔用丙烯颜料勾勒出维吾尔族乐器图案,阿布拉江用电脑设计了渐变光影效果,艾克利亚则爬上脚手架,把传统花纹和现代卡通元素融合在一起,“客户说,从没见过这么‘潮’的民族风墙绘。”
园区创业服务像场及时雨,创业沙龙上他们学会了用短视频做推广,校企对接会帮他们促成与校园社团合作开发文创产品。通过牵线搭桥,当地3家文创实体店与工作室达成合作意向。“其中一家大型连锁文创店看中了我设计的3D打印乐器模型,当场敲定了1000个模型的大单。”那段时间,艾克利亚和团队成员轮班守着打印机,听着机器运转的声响,时刻关注耗材情况,盼着能按时高质量交付这个订单。
如今,工作室墙上贴满了故事。新人婚礼的主题叶雕、企业的文创3D模型、社区老人的水彩课邀请函……艾克利亚算了笔账,靠墙绘和3D打印,工作室现在的月均流水超过2万元,还招了两名本地美术生。他举起一片雕刻着“阿克苏”字样的叶子说:“这是园区帮忙对接的旅游公司订单,已经成了景区网红纪念品。”
当免房租政策帮他们熬过初创期,共享培训室的导师指点融资方案,成果转化服务把3D打印技术推向市场,3个年轻人明白了:奋斗从不是孤军奋战。
“我们想把工作室建成驿站,让这里的年轻人知道,手握画笔也能闯出一片天地。”艾克利亚说。